爱书屋

第335章 丰收(下)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爱书屋】地址:www.tussen.net

延寿教田地里丰收的消息很快就在田间地头传播到村庄里,再传进了城里,在安右道四处传播。

夏收的冬小麦产量这么好,让延寿教内部对还未开始收获的田地们都寄托了厚望。

但随着夏收的扩大,亩产量终究还是波动了起来。

冕州产量又稳定又高,但安右道其他州比起隔壁欣州的赐庆县、绵庆县又稍差,安江道垫底。

赐庆县和绵庆县还被翻天鹞肆虐过呢,平均亩产量尚且在130斤左右。安右道其他州的田这次冬播的数量少,大多是春播的田地,所以亩产量只有120斤多一些,没有明显增产。

单位亩产量的高低态势和延寿教入驻当地的时间长短成正比,完全反映了延寿教在当地获得田地后对田地进行改造的效果,是有效且正面的。

安右道全州的小麦亩产量,各地的知州、知县等官员连同观察使大人,自然都十分关注。

他们也会出城视察亩产高的田,讨个彩头。

往年亩产最高的田都是大地主们特意留出来的。他们将最肥美,最容易灌溉,也是投入人力畜力最多的上田留出一些,专门冲高产量。

这种刻意的做法之下,当然亩产很高,随便都能达到亩产160斤以上。使大家在计算亩产的时候可以其乐融融,说说喜庆的话。

但是上田就那么些,一州一县更多的是中田甚至下田。等到了中田这里,地主们的田就完全不是延寿教田的对手了。

他们的一些佃户甚至连割麦子的铁镰刀都是好不容易才磨掉锈迹,努力磨锋利了才能割的。就这还不是人手一把,不得不轮流换人割。

割得不锋利了之后还得在田间地头,拿出磨刀石在上面现场磨镰刀,不知多费了多少功夫。

相反延寿教的钢镰刀则是又多又快。教众们一个个弯腰弓身到麦田里,左手抓住麦秆右手把锋利的镰刀伸到麦秆根部用力一拉,呲啦一声麦秆就被割断。然后左手将割掉的麦秆放到地上,就又熟练地重复这个动作一遍,一直重复到满脸都是汗,腰部酸痛。

好在延寿教人多,还能合理地分工合作,轻活重活轮流轮替,有吃有喝有固定的休息时间,安排地妥妥当当。

割得又快又好不说,等割下来把麦子一称,延寿教的亩产量还高,真的是让人羡慕都羡慕不来。

民以食为天。

延寿教在种田上的本事最打动平民百姓,这次的产量领先也加强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阿保进京当太监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? 师姐别想跑,母后赐婚了! 重生周幽王,打造大周帝国 重生镇北王世子! 我在大明封狼居胥,杀到朱棣胆寒 黄泉狱主